秋季燥气盛,但鲜为人知的是,秋燥有温凉之分。
温燥多见于初秋热气未尽之时,更偏向热,津伤而热是其特征,主要表现为咳嗽、有少量黏痰或黄痰、鼻热、咽干、口渴欲饮,伴有发热、恶风、鼻塞、咽干痛、舌头发红、舌苔黄而干等。
针对温燥,应用清润之品,推荐食疗方西洋参雪梨炖瘦肉:取西洋参片10克、雪梨1~2个、去皮杏仁10克、猪腱肉300克、陈皮1瓣;雪梨削皮切小块,瘦肉洗净切片备用;所有食材放入炖锅,加入适量清水炖煮2小时,食用前调味即可。该方清润回甘,可补气养阴、清热生津、润肺止咳。
凉燥多见于深秋近冬之时,更偏向寒,津伤无热是其特征,主要表现为咳嗽、干咳或痰少色白、咽干鼻燥、口渴不明显,有些人还会出现恶寒怕风、鼻塞流涕、咽干或痒、舌尖淡红、舌苔白而润等。
针对凉燥,应用温润之品,推荐食疗方白露金木饮:取雪梨2个、龙眼肉10克、百合15克、银耳15克;雪梨去皮去核切片,龙眼肉、百合、银耳洗净;所有食材放入锅中,加适量清水炖煮半小时,根据口味加适量冰糖即可。方中,梨肉多汁,龙眼性温,二者搭配有温肺润燥的作用。百合、银耳滋阴润肺,可加强养血润燥功效。